在傳承和發(fā)展中彰顯土陶之美(美在鄉(xiāng)村·走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
寒冬臘月,大地銀裝素裹,遙望古城烽燧,蜿蜒的葉爾羌河匯入綿延胡楊林中……
葉爾羌河下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五十一團唐驛鎮(zhèn)上,圖木舒克土陶技藝館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引人注目。西望馬蹄山,東靠包爾其化石山,這座年輕的土陶技藝館外形質樸、墻色如土,仿佛歷經千年時光雕琢,訴說著土陶燒制技藝薪火相傳的故事。
“制作土陶,關鍵在于原材料的選擇。五十一團唐驛鎮(zhèn)地處喀什噶爾河下游沖積平原,得天獨厚的河泥資源為制作土陶提供了便利條件?!毖巯码m已是數九寒天,推開圖木舒克土陶技藝館體驗區(qū)的大門,里面卻十分熱鬧——陶藝師們正在為參加興趣班的學員講解土陶文化與制作流程。
“土陶的制作主要靠手感和經驗。首先,要將挑選過的河泥加水,浸泡一到兩天,待其變軟后反復用力揉捏,才能獲得滿意的原材料。接著,根據自己想要的器型進行手工拉坯,泥坯才能有‘生命’。陶器成型后,放在木架上晾干,再施彩釉,最后裝窯燒制即可。燒制時,對火候的掌控尤為關鍵。”圖木舒克土陶技藝館技術員張國立邊說邊拿起原料準備開始手把手教學,“館里平時也有體驗班,游客可以參與從選土、篩土到上色、燒制的全過程,深度領略傳統土陶燒制技藝的文化和藝術魅力?!?/P>
“別看土陶普通,它在我們這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呢!那時候,已經有少部分牧民開始從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過渡。因此,他們會利用陶泥、紅柳和梧桐燒制生活用具,并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較為先進的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即將泥坯分別放在不同模具中塑形,最后將器物各部分合為一體。這些土陶作品題材廣泛、造型豐富、風格獨特,鄉(xiāng)土氣息十足,極具個性和表現力?!闭勂甬數赝撂盏臍v史和藝術特色,圖木舒克土陶技藝館館長金紅偉滔滔不絕。
如今,當地土陶燒制技藝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作為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50歲的牙合甫江·玉素英對近些年土陶藝術的新發(fā)展、新變化感觸頗深:“過去,本地有不少土陶作坊,后來隨著工業(yè)制陶的興起,傳承傳統技藝的人也逐漸減少。現在,隨著社會各界對傳統工藝更加重視,我特別高興能有越來越多陶藝愛好者和我一起傳承土陶藝術。”一些愛好者經過專業(yè)培訓,成為圖木舒克土陶技藝館的工作人員,讓文化遺產在當地扎下根,開出新時代的致富花。2022年,當地還選派15名有一定基礎的土陶藝人前往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接受專業(yè)培訓,既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也為土陶藝術更好實現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奠定人才基礎。
傳承隊伍中不斷涌入新人,傳統技藝也開始融入一些新技術。比如,以前挖土、篩土、和泥、拉坯等土陶燒制工序全靠人工一點點實現?,F在,張國立等陶藝師也開始用電動裝置帶動成型轉盤,“這樣不會太費力”。
適度將現代技術引入古法燒制,不但可以提升制陶效率,土陶制品的種類和樣式也越來越多。最初,土陶制品只作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如碗、盆、缸、桶、油燈、燭臺、嬰兒搖床等。近些年,一些用土陶制成的生肖擺件、精美花瓶、高檔茶具等逐漸走入大眾視野,還有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土陶文創(chuàng),體現了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跋裎覀凁^燒制的彩陶作品,融合地域文化元素與現代風格,特別受游客歡迎?!苯鸺t偉說。為讓傳統工藝對接當代生活,圖木舒克土陶技藝館不僅有體驗區(qū),還設置了展覽區(qū)、燒制區(qū),成為融參觀游覽、購物休閑、體驗娛樂于一體的藝術新空間。
依托土陶館、博物館、團史館等場館,五十一團唐驛鎮(zhèn)積極組織開展土陶藝術普及活動,使公共文化場館成為民間文化藝術特色服務空間。在團鎮(zhèn)主要街道、連隊,以土陶為主題的雕塑、文化墻等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吸引更多人深入了解土陶藝術。五十一團唐驛鎮(zhèn)文體廣電服務中心主任馮家鑫表示:“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持續(xù)推進,我們的土陶將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在傳承和發(fā)展中彰顯土陶之美。”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21日 0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